湿是自然界的六气之一,是自然界的一种气候变化,称为湿气,也称为正湿,是长夏的主气。长夏,就是夏至到处暑间的5个节气,又称为“季夏”。
现在这个时间,正值夏秋之交,天气闷热,雨水较多,是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。
正常的湿气对人体有益而无害,一旦湿气太过,或者非其时而有其气,超过了人体的适应能力,或者人体的正气不足而导致因湿发病时,湿气就成为了致病因素,也就是我们说的湿邪。
什么是湿病?
由湿邪引起的疾病,称为湿病。湿邪致病,多见于长夏,不过四季都可发生,这种情况,就是我们说的外湿致病。还有一种湿邪,我们称为内湿,内湿是中医病机中的概念,与人体的水液代谢密切相关,由于脏腑功能失调,水湿停聚而导致。内湿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,也与肺、肾等脏腑有关。我们平时说的“脾虚生内湿”、“湿气重”就是指内湿。
湿病都有哪些表现呢?
湿病可侵犯人体的表里,上下及脏腑,因此表现也是多种多样,湿留滞于肌表,表现为水肿、湿疹;
在经络,则出现肢体困重、四肢倦怠、关节重着疼痛、屈伸不利等;
在脾胃,表现为食欲不振,恶心欲吐,消化不良,腹胀,大便粘滞不爽,甚至腹泻;
在头部则头重昏蒙,头重如裹,眩晕恶心;
在人体的下部,表现为下肢浮肿、腹泻、白带异常等;
痹阻心阳可引起心悸气短、胸闷隐痛等症状,久病及肾,可导致湿冷腰痛,甚至脾肾阳虚。常见的舌象多为苔薄白腻、黏腻、黄厚腻等。
湿病有什么特点?
湿病的发病具有隐袭性,开始的症状较轻,不易发现;症状有重浊、秽浊的特点,所以多有四肢沉重,周身倦怠,头重如裹,面色晦滞,带下腥臭,大便黏滞不爽,小便短黄或混浊,苔腻等表现。
湿性易阻气机,可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,经络阻滞不通。如食欲减退,胸脘痞闷,腹胀等症状。湿病多兼夹风、寒、暑、热、气郁、痰饮、食滞等证。湿性弥漫无形,无处不到,所以湿病涉及的脏腑较多。湿性黏腻,胶着难祛,一般病程迁延,症状缠绵。
温馨提示:无锡太医堂中医院坐落于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东路18号,弘扬中医国粹,开设中医内科、中医皮肤科、中医妇科、中医胃肠科、诊疗项目,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中医医疗服务。
标签: 无锡太医堂中医院,无锡太医堂中医院官网,预约挂号